400-800-2890

华文众合智慧书法教室-线上买球平台

时间:2021-03-31来源:华文众合
 
       “毛主席的书法很潇洒,他没有怨气,他都是气很顺。他想把中国人民领导到一个什么境界,也达到了,他把日本侵略者也赶出了中国,所以这种豪气很重,没有怨气。我在写书法的时候,我灌进去的气也都是正能量的,所以说毛主席的这种气,影响了我的书法艺术。”
——中国毛体书法家协会秘书长孔维阳 
 
孔维阳 中国毛体书法家协会秘书长
       《独领风骚》——毛泽东书法艺术系列视频第四集【恭书毛体】,特别邀请中国毛体书法家协会秘书长孔维阳为大家讲述他研究毛体多年来的感悟、收获与崇敬之意。
 
孔维阳自幼受其父影响,酷爱书法艺术,善狂草。追怀素,好润之。编著了大型文献书籍——《毛泽东书法创作历程》。 
毛泽东书法艺术系列视频《独领风骚》第四集 <恭书毛体> 

寻觅毛体书法气韵
古人说,疏可跑马,密不透风。毛主席的书法艺术,把它体现地淋漓尽致。他最早的书法可能学习了谁?钱沣。
清朝末期,学颜体最好的就是钱沣,毛泽东在早期的借书条里面,写的那些书法就有他的影子。
       我们一直积极地从毛主席书法艺术当中,寻找一种毛泽东思想里面最珍贵的东西,叫“贵我精神”。
孔老师颇有兴致地讲到:“关于毛体书法,我在初二的时候,做了一个梦,梦到毛主席拉着我的手,写了一个‘人民’的‘人’字,早晨起来我就用a4的纸,把毛主席那几首诗用毛体写下来了。” “《沁园春·雪》我每一年都得写好多,怎么来表现毛主席的内心世界?我每次写之前,都想一想毛主席在想什么?他想的是……哦!他想的是天下。所以咱在写的时候,怎么能超过他的那种心境呢?超不过。我们就只是想着那个雪的美景而已。”
 
       毛主席写唐诗是为了休息,在忙完一天的工作、批阅完文件后,他想起一首诗抓起纸来就写。毛主席写到“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引(影)碧空尽”,他写成“引”了。他是故意错的吗?当时为什么会写成“引”?有可能他是记错了,也可能他有了自己的思考或者故事。他写这个的时候,是一个字一个字地往外蹦,那种分别之情,对朋友的告别,在这种情况下,这里的思念就有了一种“气”。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这里的“不破”,毛主席给他改了,不“斩”楼兰誓不还。
 
       如果抛弃对文学的学习,缺失文学的修养,我们是成不了书法家的,就只是一个写字书匠而已,没有神,也没有韵。真正达到一种神品、妙品的程度,那实在是有些难度。 中国好多的书家,能看出来其中的怨气太重,对这个社会不满的情绪太多,所以说这些人的书法艺术就不可能达到艺术的一个顶峰之作。而毛主席的书法很潇洒,他没有怨气,他都是气很顺。他领导中国人民走向自强之路,成功地将日本侵略军赶出中国,所以毛主席的豪气很重,没有怨气。
       毛体在孔老师对毛体的研究上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从行文到意境,无一不是从毛主席身上体会钻研的,毛体不能光只有形,还要取毛主席注入其中的“气”。怎么把这种“气”灌入到自己的书法艺术当中,这是值得大家去探讨的一个主题,全国有两三万人在写毛体,大部分人只是在写形,看着毛主席的这个字帖能写,一扔了字帖就不会写了。
       孔老师在写书法的时候,力求自己灌进去的“气”都是正能量的,可以说是毛主席的这种“气”,影响了孔老师的书法艺术。
 
探索毛体创作历程
       孔维阳老师决定编写《毛泽东书法创作历程》这本书的初因,是因为当时看到在对毛泽东书法艺术的理论上,没有一本完整的书籍。他编撰这本书的初衷,其实是想填补这种空白,从毛泽东幼时在私塾里上学、到他小学、中学、一直到师范,他对书法的这种探讨和研究,经过几年的沉淀,孔维阳老师都在这本书中作了一个拷证。
我们看到的不是一本书,它是毛泽东思想的一种折射,现在回过头去看,里面提出了几个重要的观点,就是毛泽东他的书法艺术的民族情感,还有毛泽东书法艺术的正面人文主义。什么是正面人文主义?就是积极向上的,没有一个抱怨社会的。
       所以一个成功的人,一个能经受住苦难的人,一个能够耐得住寂寞的人,必须是积极向上的思想。毛泽东的书体到底属于哪一种书体,说他自成一家,不错,但是他是从古人中走出来的,不是他凭空滥造的。
       学习毛泽东书法,必须要临习唐朝和尚怀素的《自叙帖》,毛主席的大草中体现的思想、包容性、兼收并包的性格,包括他的线条就像钢筋一样,窝着要迸发出来的那种感觉,都来源于这个和尚的这个字帖。
       毛泽东还有一个特别的创造,叫作草书的乱石铺街,在章法上,这个乱石铺街应该是郑板桥先生创造的,是行书的乱石铺街。这个章法很难掌握,在行书里边就已经很难掌握了,字面意思说像石头一样扔满街,但实际上它有它的规律,你看起来会很美。
 
       但是毛主席是更上一层楼,他是用草书的乱石铺街。他能无往不收,收放自如,这可不是一般的书家所具备的。
 
毛体之于文化传承
       孔老师认为,能写毛体的人,对毛主席都有一份情感,都有一份热情,都有一份热爱和崇敬之心,这都是好的。毛主席本身就是红色文化的举大旗者,研究毛体是红色基因的一个传承,是红色文化的一种传播,那么写毛体也是宣传队、传播机,传播着什么?同样传播着红色基因,对以后的年轻人、下一代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了解毛泽东时代如何建立新中国,都有很重要的历史价值意义。
       今年,中国共产党将迎来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
3月24日中宣部发布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标识。标识由党徽、数字“100”“1921”“2021”和56根光芒线组成,生动展现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艰苦奋斗的百年光辉历程。
 
       正如孔维阳先生所说“毛主席本身就是红色文化的举大旗者”,写毛体也是红色文化的一种传播方式,宣传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歌颂共产党为推翻一个旧世界,创造一个新世界所做出的辉煌成就,向无数的革命先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爱戴。让传统的中华民族文化在红旗指引的道路上迈入新的征程。 
 
 
  
特别鸣谢
中国毛体书法家协会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
红色文化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