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众合说书法
书法历史人物之徐阶
紫禁莲上补乾坤
松江月下育树人

佻卧青竹椅,轻启檀折扇,清幽松江水,莹莹掇月明。
江南自是好风光,风花,雪月。千里良田,百里柴桑,尽数徐阶家宅,此距严嵩死不过数年。
徐阶是嘉靖年间极其重要的一位内阁首辅。在此之前,徐阶上位之艰难可谓是卧薪尝胆。一边是全心修道、超脱世外的嘉靖皇帝朱厚熜;一边是害死恩师夏言、逼死爱徒杨继盛的前内阁首辅严阁老严嵩。
严嵩者,嘉靖帝宠臣也。往昔,严嵩迫害忠良,败坏朝纲,祸国殃民,卖官鬻爵,官苦民怨。蒙蔽视听,上不知情,擅专朝政,下不敢言,后居首辅权倾天下,朝野俱畏。
徐阶者,中兴重臣也,得夏言赏识而侍其左右,适逢严嵩掌权,夏言忠直,受迫而死,徐阶谙其理,隐忍不发。徐阶顺严嵩意,迎嘉靖帝好,严嵩多次欲除徐阶无果,徐阶待羽翼丰满时,大力剪除严嵩党羽,巧治严嵩、严世蕃父子,平复朝政清明,提携张居正、高拱等若能臣,奖掖后学而功成身退。
徐阶的恩师夏言主政的时候,朝政太亮,亮到文臣们都不敢睁眼。因为夏言为人太过刚强,自己行得正谁都不怕,他也希望所有人都跟他一般,以致于严苛的风气在那时盛行,没什么人敢给夏言提意见。
严嵩主政的时候,天下太黑,黑暗到群臣就算睁大眼依然看不到一丝曙光。因为严嵩太会做戏,在内阁就如恶龙一般凝视着众臣,有一个稍微不太听话便会被焚化。而一旦当他一只脚迈入嘉靖的修道幔帐,立马又成了皇帝肚子里的蛔虫。一个如此难以捉摸的嘉靖皇帝,却被严嵩研究得透透儿的。
就在这黑到无法反抗的程度时,夏言的徒孙,也就是徐阶的徒弟杨继盛忍不住跳了出来,一阵痛快淋漓的陈述严党罪行之后,血洒朝堂,当他的历史英雄去了。
那此刻的徐阶是一个什么心情?恨!恨到骨头里却不敢喊一声。恩师夏言死了,他不言;爱徒杨继盛死了,他不怒;严嵩罪大恶极却坐上了首辅的宝座,他前去投靠。可以说在当时人眼里,徐阶就是个趋炎附势的小人。
历史观很强的徐阶不在乎外人的眼光,而是只专心铺设自己的道路,就是那一条长路漫漫、小心行事、安守本分、静待时机、隐忍后发、一击毙严嵩老贼命门的“忍者之路”。
正是因为徐阶区别于夏言的刚直自傲,而是性格内敛、办事求缓,才保证了二十多年不犯错,终于熬到嘉靖觉得徐阶可用,决意抛弃严嵩。徐阶足够决绝,才能隐忍到有十成十的把握时为恩师报仇、为爱徒雪恨,让严嵩还天下一个血淋淋的公道。
徐阶,字子升,号少湖,一号存斋,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区)人。明代中期名臣,嘉靖后期至隆庆初年内阁首辅。徐阶与严嵩同朝十载,徐阶无不谨慎以待,表为恭亲,实如口蜜腹剑,引弓而待发。严嵩、严世蕃父子权倾朝野,图利而无所不用其极,终落至贫弱交复而死。
徐阶画像
徐阶好书,其字如游龙,形如惊电,势如风行,回转之间有若电掣。区于馆阁体而自成一派,书法风格闲逸而悠长,极符徐阶为人特点,行笔脉络清晰,字间若即若离,实则紧密有致。
徐阶《寿陆司马北川诗》 立轴
何创时书法艺术文教基金会(中国台湾)藏
徐阶《寿陆司马北川诗》 立轴
何创时书法艺术文教基金会(中国台湾)藏
【释文:寿筵开向霅川滨,屈指归耕已十春。行古自应憎命达,心安那復问家贫。坐探宇宙无穷意,笑结湖山未了因。赋就代擅须寄我,与君同是倦游人。——右寿陆司马北川之作。存翁。
钤印:“徐氏子升”(白文方印)、“建极殿大学士”(朱文方印)
赏析:(陆司马北川之作)为祝寿诗,主要说徐阶为官场所缚,羡慕陆北川的自由自在。徐阶在此件作品鈐上一方“建极殿大学士”。明代殿阁大学士六人,为中极殿(原为华盖殿)、建极殿(原为谨身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明世宗嘉靖三十三年(1554),徐阶指挥明军抵挡蒙古骑兵南下有功,升为建极殿大学士。嘉靖四十一年(1562),徐阶取代严嵩为首辅。在这期间,徐阶正和严嵩权力斗争,胜败关系生死,才会有“行古自应憎命达”的感叹。】
碑文《疏凿吕梁洪记》为明代徐阶撰写
著名书法家文徵明(1470--1559年)手书
当上内阁首辅的徐阶,因为晚年一些不检点的行为,又轻轻松松抵消了如此之多的功绩,导致他的名号在历史的长河里经常被埋没。但其作为首辅之后所作所为均属容易,毕竟身处高位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行事,只有他在与严嵩看似狼狈为奸,实际厚积薄发的那二十多年才是徐阶最令人折服的闪光点。
部分素材摘自:三匠画片《大明王朝的严嵩时代,看徐阶的厚积薄发》